当前位置: 首页>公告公示
云南省社会主义学院部门2019年预算公开说明
目录
第一部分 云南省社会主义学院2019年部门预算编制说明
第二部分 云南省社会主义学院2019年部门预算表
一、部门财务收支总体情况表
二、部门收入总体情况表
三、部门支出总体情况表
四、部门财政拨款收支总体情况表
五、部门一般公共预算本级财力安排支出情况表
六、部门基本支出情况表
七、部门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情况表
八、财政拨款支出明细表(按经济科目分类)
九、部门一般公共预算“三公”经费支出情况表
十、省本级项目支出绩效目标表(本次下达)
十一、省本级项目支出绩效目标表(另文下达)
十二、省对下转移支付绩效目标表
十三、部门政府采购情况表
云南省社会主义学院2019年部门预算编制说明
一、基本职能及主要工作
(一)部门主要职责
云南省社会主义学院,作为云南省委直属的事业单位,成立于1956年,主要履行以下职责:
1. 培训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统一战线其他领域代表人士,培训统战干部,培养统一战线理论研究人才,承办党委和政府举办的有关专题研讨班;
2. 组织开展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及党的统一战线理论和方针政策的研究和宣传,推进理论创新;
3.组织开展决策咨询工作,为党委和政府决策服务;
4.组织开展中华文化的教育、研究和对外交流;
5.开展联谊交友。
(二)机构设置情况
云南省社会主义学院内设四处两室和一个直属单位:即办公室、教务处、人事处、文化交流处、科研处、教研室和教学服务中心(自收自支正处级事业单位)。
云南省社会主义学院所属单位1个,具体如下:
1.云南省社会主义学院教学服务中心:属生产经营类事业单位,云南省委机构编制委员会核定编制4人,现有在职人员2人。
(三)重点工作概述
一年来,云南社院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强化政治担当,发扬“跨越发展、争创一流;比学赶超、奋勇争先”精神,联合党校、教培主阵地、统一战线智库“三大职能”作用进一步发挥。
1、扎实推进“大学习”,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
旗帜鲜明讲政治,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加强政治建设,把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抓实抓好,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把思想统一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上来,把力量凝聚到党的十九大确定的各项任务上来,把落脚点放到学院教学科研中心工作上来。一年来,通过党组理论中心组学习,教职工听党课、教职工会议集体学习、参加培训等,实现了理论武装教职工全员覆盖。学院教职工参加“全省统一战线成员学习贯彻中共十九大精神培训班”,参训率100%;参加云南省在线学法及考试,合格率100%;参加“云南干部在线学习”,合格率100%。选派教职工参加中央社院举办的“全国社会主义学院核心课程建设师资培训班”、省直机关工委组织的“第26期处级领导干部进修班”等院外培训班近40人次,参加省委组织部、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等举办的各类业务培训80余人次。首次组织全省社院系统的31名教师到中央社院举办为期5天的云南省社院系统师资培训班。中央社院骨干教师授课,参训教师在政治理论、业务能力、社院教改方向等方面都得到大幅度提升。选派学院教职工到浙江大学参加综合素质能力提升研修班培训,提升学院教职工综合能力。
2、扎实推进“大培训”,充分发挥统一战线人才培养基地作用
突出政治培训,强化政治共识,进一步夯实了共同奋斗的思想政治基础。全年共举办培训班32期,培训学员3700人次,培训人数较2017年增加1235人次,增幅达50.3%。其中,圆满完成10期“全省统一战线成员学习贯彻中共十九大精神培训班”,培训学员2100余人,覆盖了全省统战干部,并延伸至绝大部分民主党派干部和大部分无党派干部。首次承办迪庆州境外学经回流僧尼培训班。积极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进教材、进课堂、进学员头脑。推动8个精品课项目建设,带动11个共识教育新专题,在主体班次中全面宣讲,推动云南统一战线掀起学习十九大精神的高潮。实行骨干教师传帮带青年教师上讲台的举措。在全院范围内整合优化师资力量,采取新课公关、资深教师与年轻教师结对“传帮带”、双周集体备课等多种方式,推动年轻教师成长和师资队伍建设。2018年学院共开设专题总数145次,本院教师承担专题65次,占比达到45%,比2017年提高15%。学院教师应邀到人大、政协、统战系统、企事业单位等讲授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专题20余次。千方百计提高培训质量,聘请了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央党校、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中央社院的知名专家学者来我院授课。创新教学方式方法,在重点班次、主体班次探索实行“1+1”教学模式,缩短授课时间,增加课程种类,丰富课程内容,体现教改??榻萄У囊?,锤炼了教师教学水平?;鞫贫谈模炕彩督逃闹饕抵骺蔚匚?,全面深化以“五史合一”为引领的??榛母?。中国古代思想文化史、中国近代政治思想史、中共党史、中国民主党派史、中国政党制度史五个教学专题“五史合一”教学形成课程体系。加强教学管理,建立随机听课制度、课堂巡查制度,实现教学质量监管全覆盖。完善教学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了科学、合理、有效的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全年在重点班次、主体班次培训班中进行了6次教学质量评价和抽样统计,充分利用教学评价的导向作用,为提高教学质量提供科学参考。将正风肃纪工作延伸到学员管理工作,严以治院、严以治学贯穿培训管理全过程。严格落实考勤制度、请假制度和学员违纪情况通报反馈制度,建立完善班主任、联络员、班委会“三位一体”的班级管理制度,严肃培训纪律,到课率达到95%以上,实现学员在院学习零违纪??菇涛窆芾硇畔⒒缘愎ぷ鳌!爸腔劢涛窆芾硇畔⑾低场苯ㄉ韫ぷ鹘顾忱?,成功进行了试点。
3、扎实推进“大调研”,进一步增强教学科研针对性
实施开放办学,紧紧围绕统一战线人才培养基地、理论研究基地、方针政策宣传基地“三个基地”作用的发挥,以学院发展中遇到的实际问题难题为导向,积极走出去开展大调研,立足学院发展,解放思想,博采众家之长,通过大调研、解决具体问题、推动工作发展。学院领导带头积极开展调研,以学院统一组织调研、多处室联合调研、各处室专题调研等多种形式,到中央社院、兄弟省区社院、省内业务关联单位、州(市)开展调研。2018年共有35批159人次进行了调研。其中,到中央社院、兄弟省区社院调研15批61人次;到省级各民主党派机关、省委党校、社科院等省级单位调研11批36人次;到州(市)、扶贫挂钩点等基层单位调研9批62人次;抓住中央社院和兄弟省区社院来学院调研的机会主动向中央社院、兄弟省区社院学习。抓好制度创新。通过调研,学习中央社院和兄弟省区社院的好经验,教师考核刚性指标形成思路,研究和完善了《云南省社会主义学院(云南中华文化学院)相关处室(机构)主要职责任务》《云南省社会主义学院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等文件制度,为学院打造以专为主、专兼结合的教师队伍提供制度支撑。坚持以项目建设为支撑,深入推进云南统战理论研究,推进云南统一战线理论研究基地和方针政策宣传基地建设。圆满完成2013年度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结项工作。2017年立项的4项省部级课题,其中2项中央社院统一战线高端智库课题已经顺利结项,1项省社科规划课题、1项中央社院高端智库重大委托课题正在积极推进研究中。组织申报云南省第二十二次(2018年)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2项。承担省政协、省委统战部、五华区委统战部等单位的委托课题3项。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开展理论研究和宣传,学院教师全年共公开发表《文明互鉴与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议》等论文30篇,其中核心期刊5篇。加强统战理论研究成果向咨政成果的转化,编辑出版《云南统战理论研究要报》2期。成功举办云南省社科联学术年会文化分会场“创造创新发展:改革开放以来的云南文化建设”学术研讨会,总结和宣传改革开放40年来云南文化建设的成就经验。加强调研成果的实际运用,学习借鉴多方经验做法,结合云南社院实际形成的调研成果,如“智慧教务”系统、档案整理及电子化等成果已在工作中运用。进一步规范《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编校标准,凝练栏目主题,提高学报的学术质量和编校质量,积极探索“互联网+”模式办刊,建立《学报》作者微信群、QQ群,形成了常态化的交流机制和稳定的作者群?!对颇仙缁嶂饕逖г貉Пā啡曜橹寮?00余篇,刊用108篇,出版《学报》四期。加强对州市社院(校)科研工作的支持和指导,发挥省社院教师在教学中的带动作用,全年共派出骨干教师11人次到州市授课;全省社院(校)科研协作课题申报数量高达59项,立项34项,实现了全省16个州(市)社院(校)全覆盖并延伸到部分县级社院(校),充分调动了州市社院(校)的科研积极性,推动我省统战理论研究不断发展;先后派出4批12人次的调研组到州市社院(校)开展调研,推动省院和州市社院(校)间的相互了解和深入合作。
4、扎实推进中华文化学院工作,中华文化学习、研究、宣传取得新成绩
以爱国主义为宗旨,积极开展中华文化教育、研究和对外交流,以文化认同增进国家认同、民族认同、民心认同。加强中华文化教育。举办国情省情(台湾)研修班,承办云南省黄埔军校同学会“台湾退役校官国情研习班”,并举行两岸书画家文化交流,讲清楚中华文化“大一统”核心要义,强化“两岸一家亲”理念,增强国家和民族认同,维护祖国统一。办好“中华文化讲座”,进入主体班次课堂,扩大了“中华文化讲座”的覆盖面,促进学员增强 “文化自信”、增进文化共识。多形式研究、宣传中华文化及云南民族文化。举办“习近平用典主题书法展”,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社会主义学院工作条例》发布后,第一时间组织深入学习,在《云南网》发表学习体会文章近20篇。学院网站总点击量860万次,比2017年增加290万次,年度点击率增加51%。结合十九大精神,面向统一战线开展“坚定文化自信,担负文化使命”网络征文活动,征集文稿50余篇,收获较好反响,深化了对中华文化的研究和传播。制作了云南社院介绍片,集中展示了社院的功能、性质、定位、历史,尤其是十八大以来省社院为云南统一战线事业作出的贡献、所取得的成就,激发了职工和学员的自豪感。“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促进文化交流。年内派出4个出访团组,赴马来西亚、泰国—缅甸、印度—斯里兰卡和我国台湾开展文化学术交流工作,每个团都吸纳州市社院(校)参与,为面向南亚东南亚讲好中国故事的云南篇章、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做出努力。邀请学院友好交流单位马来西亚霹雳州华人文化协会来院交流,进一步加深交流和友谊?;平霸颇贤骋徽较呶南字行摹钡慕ㄉ?,增加纸质和电子刊物馆藏量,加快图书借阅信息化建设,继续使用中国知网社科学术数据库,开通汇雅书世界、电子期刊、学术搜索三项数字资源。
5、扎实推进大服务,不断提升后勤保障能力
后勤工作紧跟学院改革发展,围绕学院教学科研中心工作,提升服务质量,为云南统一战线教育培训事业提供有力保障。围绕统一战线教育培训工作大局,不断调整后勤服务保障、经营管理方式,不断提高后勤队伍素质能力和服务水平,圆满完成计划内外培训班的后勤服务保障。学院后勤保障工作得到中央社院肯定,在第9次全国社院行政后勤会议上作大会交流。扎实做好消防安全、环境卫生、园林绿化、安全保卫等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学院被辖区派出所表彰为2018年度警民共建先进单位,1人被表彰为优秀春城治安志愿者。做好学院教学综合楼各类设施设备的维护保养,保持设施设备的完备率,有效保障了学院教学综合楼的正常运转。全年无安全责任事故。老干工作保障有力,组织完成“我要健康如何健康”及“云岭银发齐赞40年新成就”等主题活动,组织老干部到中共云南一大会址开展党史党性教育。
6、全面加强作风建设,扎实推进工作作风大转变
以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的韧劲,持之以恒锻造好作风,不断增强凝聚力、执行力和战斗力,锲而不舍推进作风建设,扎实推进工作作风大转变。大力倡导能力提升、团队协作,优化队伍结构,广泛调动全体教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为学院发挥党外代表人士教育培训主阵地作用提供了坚实的人才保障。不断加强教学管理、科研管理、行政管理、后勤保障的规范化,不断强化执行落实。建成了规范、操作性强的内控体系,确保了操作规范、行为可控。严格办事程序,严把审核关,提高照章照程序办文办事办会的意识和能力?;咕裎拿鞔唇ǎг涸诠蚕角诘氖痉洞纷饔梅⒒雍?,成功通过云南省文明单位复审,继续保持荣誉称号。
7、全面加强党的领导,落实管党治党、全面从严治党责任
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统一战线性质的政治学院,学院坚定不移坚持党的领导,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加强学院党政领导班子建设,学院领导班子坚决把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作为最高的政治原则和根本政治规矩来执行,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严格执行六项纪律,坚决贯彻民主集中制,始终做到“三重一大”事项集体决策。领导干部率先垂范,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带头参加支部组织生活和主题党日活动、带头讲党课、带头交流研讨。层层落实管党治党、全面从严治党责任,认真落实“两个责任”,推动基层党建各项任务落地生根。坚决反对“四风”,坚持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切实做到清清白白履职、兢兢业业为民。扎实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制度化常态化、“跨越发展、争创一流;比学赶超、奋勇争先”、“基层党建巩固年”的相关工作??沟持Р抗娣痘ㄉ璐锉甏唇üぷ?,3个达标创建的党支部全部创建成功;探索运用“双微”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和形势政策教育;组织党员到中共云南一大会址、老山干部学院、松山干部教育培训基地等地接受党史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积极探索“互联网+党建”工作,推进“云岭先锋”APP、党建盒子的推广使用;按照“六有九上墙”要求建成学院8个党员活动室。做好党员发展工作,吸收中共预备党员3名,确定入党积极分子1名。在党建工作中涌现出一批优秀党支部和优秀党员党务工作者,1名党员荣获省直机关优秀共产党员称号,4名党员和1个党支部被省委统战部直属单位党委表彰,6名党员和2个党支部被学院党组表彰。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增强执行力,开展了省管干部个人收入核查、超职数配备干部问题整治、公务员违规经商办企业专项整治、“吃空饷”清理整治、领导干部在社会组织违规兼职清理等工作,落实法定节假日值班制度,做好节前廉政提醒工作;强化内部管理,“三公”经费使用控制在预算内,对全院固定资产进行了清查,严肃财经法纪,做到执行到位、支出合法合规。全院全年无违规违纪、无失泄密。坚持党建带群建,完成第六届工会换届选举工作。新一届工会组织开展了趣味文体活动、“书香机关”知识竞赛、美食自助秀等群众活动,促进了交流、团结了队伍、增强了凝聚力。
8、扎实推进扶贫攻坚,把扶贫与扶志、扶智、扶德相结合起来
2018年是云南省决战脱贫攻坚,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的关键年。学院选派扶贫工作队员3人,投入经费70多万元,迎国检补短板,落实扶贫工作任务,帮助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以“党支部+合作社+贫困户+基地”的方式,支持乔后镇丰乐村建设重楼基地开展产业帮扶。举办了2018年洱源县基层统战干部和乔后镇镇村干部能力素质提升班,助力洱源乔后干部提升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进一步巩固洱源县精准脱贫成果??够亓蹬┐寤恪⒌吃备刹苛灯独褐?,机关党支部与贫困村党支部结对共建。助推挂钩扶贫联系点洱源县实现了脱贫摘帽。
二、预算单位基本情况
我部门编制2019年部门预算单位共2个。其中:财政全供给单位1个;部分供给单位0个;特殊供给单位0个;自收自支单位1个。财政全供给单位中行政单位0个;参公管理事业单位1个;非参公管理事业单位0个。截止2018年11月统计,部门基本情况如下:
在职人员编制54人,其中:行政编制 0人,事业编制人54。在职实有48人,其中: 财政全供养 46人,财政部分供养0人,非财政供养2人。
离退休人员 43人,其中: 离休 0人,退休 43人。
车辆编制3辆,实有车辆3辆。
三、预算单位收入情况
(一)部门财务收入情况
2019年部门财务总收入 1335.12万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1333.72万元,政府性基金预算财政拨款0万元,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财政拨款0万元,事业收入0万元,事业单位经营收入0万元,其他收入0万元,上年结转1.4万元。
(二)财政拨款收入情况
2019年部门财政拨款收入 1335.12万元,其中:本年收入1333.72万元,上年结转1.4万元。本年收入中,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1333.72万元(本级财力1256.72万元,专项收入0万元,执法办案补助0万元,收费成本补偿0万元,财政专户管理的收入0万元,国有资源(资产)有偿使用成本补偿77万元),政府性基金预算财政拨款0万元,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财政拨款0万元。
四、预算单位支出情况
2019年部门预算总支出 1335.12万元。财政拨款安排支出 1256.72万元,其中,基本支出957.84万元,项目支出298.88万元。
(一)财政拨款安排支出按功能科目分类情况
2050802干部育1175.5万元(其中基本支出799.62万元,项目支出375.88万元),主要用于工资福利支出、商品和服务支出、设备购置、教学科研支出等。
2080501归口管理的行政单位离退休2.32万元,主要用于退休人员的报刊费支出。
2080505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缴费支出92.59万元,主要用于在职干部职工缴纳养老保险支出。
2210201住房公积金63.31万元,主要用于在职干部职工缴纳住房公积金。
(二)财政拨款安排支出按经济科目分类情况
工资福利支出780.01万元(其中:基本支出779.14万元,项目支出0.87万元)。
商品和服务支出460.83万元(其中:基本支出178.7万元,项目支出282.13万元)。
机关资本性支出80万元(其中:基本支出0万元,项目支出80万元)。
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7.88万元(其中:基本支出0万元,项目支出7.88万元)。
五、省对下专项转移支付情况
(一)列入省对下专项转移支付项目清单项目情况
无列入省对下专项转移支付项目。
(二)与中央配套事项
无与中央配套事项。
(三)按既定政策标准测算补助事项
无既定政策标准测算补助事项。
六、政府采购预算情况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的有关规定,编制了政府采购预算,共涉及采购项目4个,采购预算资金85.6万元。
七、预算收支增减变化情况说明
(一)部门“三公”经费增减变化情况及原因说明
云南省社会主义学院2019年“三公经费”预算安排金额29万元,与2018年一致。其中(1)因公出国(境)专项工作经费预算12万元,与2018年一致,主要用于云南中华文化学院开展文化交流工作;(2)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预算14万元,与2018年一致,主要用于机要文件交换、教育培训工作等用车日常运行维护支出;(3)公务接待费预算安排3万元,与2018年一致,主要用于州市社院(校)、扶贫点人员来昆明汇报工作及省外社院来昆明调研等接待支出。
(二)部门基本支出预算增加变化情况及原因说明
2018年,用于保障云南省社会主义学院机关正常运转的基本支出864.52万元,2019年预算基本支出957.84万元,与上年对比
上一篇:云南省社会主义学院2017部门整体支出及教学科研专项经费绩效自评报告 2017-09-29
下一篇:云南省社会主义学院2020年部门预算 2020-06-03